新闻 > 正文

关厂、合并、出售、裁员……2019跨国药企发生了什么?

2019-04-26 11:20:01 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 黄秀芝

近日,GSK全球宣布将会裁减掉位于英国两家研发中心的240至250名员工。

这不是2019年大型跨国药企第一次年裁员,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此前,拜耳曾表示,将在2022年前在全球裁员1.2万人。

近期多家跨国药企陆续公布了裁员计划。继艾伯维宣布因Rova-T三期临床实验不理想而对相关公司近70%的员工进行“永久性裁员”之后,4月10日吉利德也宣布裁减掉150名心肺治疗药品销售人员,阿斯利康也对此前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的工厂进行了超百人的裁员。而随着爱尔康和山德士的剥离,诺华也完成了大“瘦身”。

根据BiopharmaDIVE的数字,仅在美国,制药业就有数十万的员工。所以,裁员一直以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随着近几年多个大品种专利到期、竞品竞争越发激烈,与此前相比,裁员的内容和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

随着研发回报下降和竞争加剧,所有的制药公司正面临削减开支的压力。通过资源整合他们找到了一些希望:利用并购在已选定的治疗领域建立优势规模,同时剥离非核心资产。这种交易创造了企业所称的“协同效应”,但是这也通常意味着成本削减和进一步的裁员。

诺华成裁员大户

根据BiopharmaDIVE一份关于各大药企裁员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至2019年第一季度,制造业成为裁员最多的板块,而诺华,则成为裁员最多的企业。

资料

此前,正在进行大规模重组的诺华曾宣布,计划在未来四年裁减逾2500个职位,其中主要位于瑞士的巴塞尔总部。公司发言人曾表示,诺华在英国的制造业务也将进入为期两年的“分阶段退出”。

而诺华的大规模裁员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自新任CEO Vas Narasimha在上任第一年继续实施快速推进的重组计划后,裁员动作一直在进行。2018年3月,诺华以130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一家消费者医疗企业的部分股权出售给了GSK;同年6月,又宣布了分拆旗下眼部护理部门爱尔康的计划;紧接着9月初,宣布对巨资收购的山德士也进行了瘦身。随着业务剥离计划的不断落地实施,裁员无可避免。

像诺华一样,因为剥离非核心业务而进行裁员的药企不在少数。近些年来,跨国药企面临专利药即将到期、新药研发受阻等诸多压力,剥离非核心业务也成为跨国药企巨头的共同选择。

GE曾经在2月份宣布,同意以214亿美元的价格向美国丹纳赫公司出售生物制药业务。声明中显示,被出售的生物制药业务是通用医疗业务板块的一部分,其主营业务是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工艺开发和生产制造流程中的仪器、耗材及软件产品。2018年,该业务部门营业额约为30亿美元。而拜耳去年宣布出售旗下部分业务。有消息称,拜耳出售或剥离了动物保健、作物科学、消费者健康三大业务板块。随之而来的,是拜耳将在2022年前在全球裁员1.2万人。

继辉瑞在2019年年初宣布将关闭两家位于印度的生产工厂以及裁撤约1700名员工之后,礼来、阿斯利康紧接着便各自宣布了自己的裁员计划。

销售和研发渐成裁员重灾区

GSK这次裁减的是两大研发中心之一的研发人员。根据此前的种种迹象,GSK已经开始有计划性地退出呼吸领域,转战肿瘤。虽然有时裁减研发是出于无奈之举,但研发依然正在成为裁员的重灾区。

此前,艾伯维收购了 Stemcentrx ,目标是其最具价值的资产癌症药物Rova-T,为获得Rova-T,艾伯维除了支付58亿美元现金外,还曾承诺支付高达4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艾伯维曾经寄予了Rova-T很高的期望值,希望能借此摆脱对修美乐的依赖。但Rova-T的表现几乎可以用“糟糕”来形容。一系列不理想的试验结果也使得这笔交易近乎打了“水漂”。艾伯维终于决定对Stemcentrx进行改革:178个职位将被“永久性裁员”,这意味着,Stemcentrx近74%的员工都会被裁掉。

2018年1月,辉瑞表示将停止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治疗药物的发现和研究,并为此约裁员300人。而Mateon Therapeutics在去年2月的公告中直接裁掉了包括首席科学官在内的一半员工。9月份,由于糖尿病和血友病等核心治疗领域的遇阻,诺和诺德裁掉了丹麦和中国研发部门的400名员工。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对于研发部门的裁减或出于无奈,但是这并不妨碍创新药仍然是药企们追求的目标和未来的发展动力。随着企业不断的裁员和人事变动,包括GSK、诺华、辉瑞等都完成了非核心业务的剥离,也正在不断往优势业务板块聚焦。

随着近几年多个大品种专利到期,全球进入仿制药竞争的高峰期。尤其是在中国,在带量采购“硬”劈出一道专利悬崖后,仿制替代原研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外企的优势逐渐降低。而与市场接触最密切的医药代表、销售团队则首当其冲。

从去年年初开始,艾尔建便开启了商务团队的裁员潮。2018年1月,艾尔建宣布裁员1400人,涉及公司商务团队1000名员工,外加400个停招岗位。而此次裁员的导火索则来源于2017年10月美国地区法院判决其核心产品Restasis多个专利无效。

据彭博社的报道,礼来在中国正在考虑出售已过专利期药品,之前在中国市场畅销的百忧解、再普乐等原研药均已到专利期。近日,优时比也已经向中国向员工宣布剥铁剂产品离力蜚能,资料显示,优时比铁剂推广团队有超过200名员工。

2019年还将有一大批明星药面临专利挑战风险,除了罗氏三张“王牌”——美罗华、赫赛汀、安维汀外,吉利德的Harvoni、辉瑞的Lyrica都在专利即将到期的名单中。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为了保持住自己的地位,跨国巨头们还将会有更多的动作。

在国内,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等政策的推进,跨国药企在中国逐渐失去“超国民待遇”,面临价格和市场的双重打击。

研发、并购、重组······在不断纳入新的板块或者剥离非核心业务的过程中,新的工作岗位不断产生,但与此同时更加确定的现象则是,裁员潮也将逐步涌现,而这一趋势显然将在2019继续蔓延。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