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别让“规培”成年轻医生“杀手”)
6月2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5岁的麻醉科规培住院医生陈德灵猝死。其微信朋友圈显示,陈德灵有连续熬夜加班迹象。(7月1日中国青年网)
如果陈德灵连续熬夜加班,那么他的猝死,可能是由于过劳造成。然而,据报道,除了陈德灵,2015年3月,邵逸夫医院麻醉科26岁的规培医生厉熔英也突然死亡,遗憾离世。
邵逸夫医院麻醉科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就有两名年轻的规培医生发生猝死,令人感到十分惊讶。这足以引发人们对医院“规培”工作的思考。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接受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亦即“规培”,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正式成为一名医生。规培医生在医院,重点是积累临床经验,学习各种有实用价值的医疗技能,为成为临床医生打下实践基础。
规培医生不是医院的正式医生,但接受医院的管理。有的医院及科室在规培医生的使用上,把其当成廉价劳动力、最好用的人力资源。有的让规培医生天天忙于写病历、问病史、开检查单、抽血换药、拉钩缝皮这样基本的操作;有的大型三甲医院病人集中,自身的医生护士人手紧缺,临床工作要靠规培生、研究生、进修实习生搭台帮忙,规培医生俨然成为临床重要角色;有的科室哪里任务重就把规培医生安排到哪里,让其长期值班,经常安排其临时加班,使之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有的规培医生,每天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心理压力大,常常处于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长此以往,由于积重难返,可能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从而出现因过劳而猝死的问题。
生命诚可贵,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如此。对医院和科室而言,不能因为规培医生听话、服从性强,就给他们安排过多、超量的工作,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无法把身体及时恢复调整到正常状态。有的规培医生尚未正式工作,就因过劳而死亡,既是其个人的悲哀,对其家庭和整个社会而言,也是重大的损失。
“规培”不能成年轻医生的“杀手”。发生规培医生过劳死亡的现象,提醒“规培”需有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一方面,医院方面要切实改进对规培医生的使用管理,认真落实《劳动法》等规定,保证规培医生能够劳逸结合,达到安全健康、学有所成、业有所获的目的。另一方面,卫生和劳动监察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医院规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医院把规培医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等行为,促使医院“规培”回归本意。(作者: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