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国内医药电商企业健客宣布首家DTP(Direct to Patient)药房开业,这家药房主推肿瘤创新特药。除健客外,益丰大药房、一心堂、老百姓纷纷在今年宣布将开展DTP业务。
如果从国内最早开始DTP业务的京卫大药房算起,DTP在国内发展已有16年,之前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数量并不多,其总体市场规模一直也不大。那么,为何DTP突然受到诸多企业的青睐?DTP模式会延伸到更广泛的药品种类吗?DTP会成为药品零售行业下一个风口吗?
DTP的新市场机遇
DTP又称DTC,从其全称Direct to Patient来看,就是药品直接到达患者:即制药企业将其产品直接授权给药房做经销代理,省去代理商,患者在拿到医院处方后可以在药房买到药物并获得专业的用药指导。
DTP模式依赖药房与制药企业资源的深度绑定,目前其产品主要以高毛利的专业药、新特药为主,且多数属于自费药品。因为很多药品因为价格高昂无法进入医保目录,但患者又有购药需求,这时就催生了DTP模式。
但是,为何国内DTP业务之前一直发展缓慢?
西南证券的研报指出,医药不分家、处方不外流是压制该行业成长的最重要原因。DTP模式高度依赖制药企业的低廉进价及医院的处方分流,在目前的中国医疗市场中,医院对处方管理非常严格,严禁外流,绝大部分患者依然会在医院的药房购药。
德开医药CEO夏语认为,DTP早年市场规模一直不大的原因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外,也与这一模式下的产品数量相对较少有关,所以整体市场空间不大。
医保全新大药房CEO李庆福则表示,DTP的药品价格较高,很多患者经济实力有限,无法支付高昂的费用后就会放弃用药或者转而寻求价格更低的替代产品。这也导致了DTP市场规模增长有限。
不过,随着医改的深入,医疗生态圈的5大变化为国内DTP带来发展良机:第一,终端之变:分类采购、招标降价、降低医院药占比的政策导向为院外终端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第二,产品之变: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与药审制度的变革,药事服务能力将成为流通商的核心竞争力,DTP药房将凭借其专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崭露头角。
第三,支付之变:随着医保模式多元化,大病医保、商业健康险等崛起亦为DTP药房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第四,商业自身之变:商业企业利润率下滑,亟需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谋求新的增长点,DTP业务为其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五,信息传递机制之变: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DTP模式将迸发出更大的潜力。
DTP的正确打开方式
尽管DTP模式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但其建立的门槛并不低。
夏语告诉健康点,能否做好DTP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是否有丰厚的制药企业资源。健康点了解到,DTP模式下,药品的来源、定价、学术推广等环节均是由制药企业来承担,因此其掌握着比较强的话语权。涉及到DTP药品的流通环节,国内有一些药企选择自身的医药流通公司来配送,或者通过国药、上药这类大型医药流通公司来实现配送。
兴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徐佳熹认为,企业要做好DTP,必须要有相关药品的代理权,若DTP企业的核心团队是外企或者相关产品的全国总代理,其做DTP无疑有巨大优势。
第二,DTP药房的区域位置很重要。现有的DTP药房多集中在医院附近,且均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是因为,DTP药品的处方一般来源于大型三甲医院,且都是按需配备相关药品,尤其是一些高价药品,其需要冷链等特殊条件下存储,库存以及配送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