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别让学校医务室成为监管盲区

2013-05-15 11:07:25 来源:中国医药报

新闻背景  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小学24.12万所、初中学校5.41万所、高中学校27638所,在校生分别为小学生9926.37万人、初中生5066.80万人、高中生4686.61万人。看似单调的数字背后,潜藏着学校医务室的药品安全问题。如何切实保障学校医务室的药品安全成为监管部门应关注的课题。

主 持 人  本报记者 王晓冬

本期话题  学校医务室药品安全监管

本期嘉宾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梁平县分局局长  张拥军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张才军

广东省深圳市药品监管局宝安分局副局长  王立新

核心观点  落实责任  加强监管力度

专业缺  管理弱

主持人:我国有2亿左右的中小学生,体育活动中造成的外伤等常见病,以及一些突发的腹痛等疾病,在学校并不少见,学校医务室往往是学生的第一接诊点。学校医务室的药品是否安全,使用是否规范?各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才军:中小学校医务室数量不可小觑,普遍存在规模小、用药少的情况,也因如此,容易处于药品监管的边缘地带。同时,由于中小学医务室药学专业人员少、药品管理水平较低,也使医务室药品使用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张拥军:学校医务室确实存在专业人员配备不足、药品购进和分类管理不规范、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等问题,为此,今年我们以购药渠道、进货验收、储存管理、人员资质等方面为重点,开展了对学校医务室药品质量的专项整治。

王立新:仅宝安区来说,就有中小学校123所,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医务室,寄宿制学校更是100%配备医务室。但是,学校医务室的药学技术人员配备不到位,对药品专业知识掌握也不全面。以宝安区一所4000人的学校来说,我们调查发现,该校有医师1名、护士2名,欠缺具备药学专业知识的人员。从购药渠道来说,由于教育部门没有对学校购药渠道有统一要求,一般都是学校医务室自主购药,药品购进还算规范,都是从有资质的药品批发企业购药,但从制度上看缺乏药品安全的保障。

订制度  促规范

主持人:请各位嘉宾谈谈你们是如何加强学校医务室药品监管的。

张拥军:今年2月,梁平县召开学校医务室药品质量专项整治动员大会,与100多所学校和乡镇政府签订了《2013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学校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我们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乡镇委托执法、专项检查组现场执法等形式,加大对学校医务室整治力度,对存在问题的责令当事人限期整改,并定期开展“回头看”活动。今年以来,全局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学校医务室100余家。同时,我们通过广泛征求社情民意和实地调查了解,制定出台了《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医务室药械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实现了从业人员培训常态化、法律法规宣传经常化、药械进销存管理制度化。

王立新:每年开学之初,我们都会到学校医务室清查过期药品。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青少年滥用成瘾性处方药整治上。每年我们都与市禁毒委、教育部门一起走进校园,宣传滥用药物的危害性,学校医务室也积极参与,禁止学生滥用成瘾性药物。

张才军:近年来,镇海局加强与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了辖区持证学校医务室监管数据库。对新领证的学校医务室,采取提前介入的监管服务模式,对医务室的软硬件进行先期指导,强化事前的服务。为加强学校医务室药品质量的全过程监管,我们推行主导供货方机制,引导中小学医务室向主导的供货方购进药品,强化源头监管。我们还确定每年对学校医务室进行2次常规检查,在开学季和中高考期间对医务室药品进行专项检查。此外,联合教育局、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药品安全进课堂”、药品安全知识测试、有奖征文等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学校师生的安全用药意识。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