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药明生物最近投资数十亿 意在何为

2018-05-28 14:40:21 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 老默

5月22日晚间,药明生物发布公告,称其计划投资8000万新币(约合人民币3.8亿元)在新加坡建立一个现代化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这是药明生物继爱尔兰之后投资建设的第二个海外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其首次在中国之外的亚洲地区新建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距离其宣布在爱尔兰总投资约3.25亿欧元新建生产基地尚不足一个月的时间。而在此期间,药明生物还宣布在石家庄新建一座生物药一体化研发生产中心,包括工艺开发实验室、产能5000L的临床样品生产基地以及产能48000L的商业化生产基地。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密集布局产能建设,药明生物的“野心”可见一斑。自从2017年年中于香港上市以来,药明生物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上突飞猛进,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市值已经由最初的300亿港元左右迅速攀升至如今逼近千亿港元。

而另一方面,则是在产能方面不断突破。从去年年底3万升生物药无锡基地正式全面投产使其成为全球目前最大的使用一次性反应器的生物药cGMP生产基地,到如今在海外的大规模新厂拓建,药明生物的一系列行动都颇为高调。

那么,问题来了。药明生物如此积极扩张的底气是什么?历经如此大规模产能扩建之后,药明生物的“野心”又是什么? 而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又将会出现哪些阻碍?

1.把护城河做深

通过资本优势,迅速将未来几年内需要的产能全都储备完毕,然后通过在过去多年内已经建立起来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并甩开与其他国内竞争者的差距,这是当前药明生物通过其一系列行动已经对外界展示出来的一个根本战略思想。

用药明生物CEO陈智胜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的表述来讲,这叫“把护城河做深。”而把护城河做深的第一步,就是产能的不断拓建。

例如其爱尔兰的建厂计划。按照规划,在爱尔兰的新生产基地总面积将为390亩,新安装48000L流加细胞培养反应器与6000L灌流工艺生物反应器。一旦落实,该基地将有望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使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制药基地。而目前规模最大的,是药明生物在无锡已正式投产的3万升生物药生产基地。

从整个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视角来看,这的确是近年来少见的在海外有如此大规模的生物药新厂投资项目。而这也是药明生物第一次在中国境外投资建设的生产基地。作为跨境首秀,药明生物一上来的总投资规模就在3.25亿欧元,事实上已经将自己的姿态摆得非常明确:尽快布局抢占市场高地。

随之而来的新加坡建厂项目,尽管在金额以及规模上都无法同爱尔兰项目相提并论:按照规划,其总产能将为4500L,其中包括2个2000升流加细胞培养反应器与1个500升灌流工艺生物反应器,其建成后的定位也是在临床样品生产以及小规模商业化生产。但对于药明生物来说,在当前阶段一鼓作气的跑马圈地,无疑是一个甩开竞争对手的极佳手段。

药明生物产能建设一览

整体而言,药明生物所在的生物药CDMO行业,所遵循的同样是一个强者恒强的逻辑。“我们这个行业是高门槛:高资金投入、高人才要求、高客户粘性”。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陈智胜表示。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越早完成积累,越早进行布局,才越多的具有市场话语权。

这也才有了药明生物不断以重金在国内各地以及国际市场上布局。“我们希望构建的是一种新的生态,大家可以去投资生物新药,但可以借力我们的平台。”陈智胜说。

这或许可以看作是药明生物接下来的“野心”,即当把护城河做的足够深的时候,后来者追赶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就会更大,如此一来绝对的实力才能被培养起来,从而在 “平台”这一概念上独占鳌头。

这种“底气”从何而来?首先来自于与竞争对手的争锋之中。在陈智胜看来,相较于同行业的其他竞争者,实际上竞争差距已经逐渐被拉开,这是体量之间的差别。“药明生物是国内生物制药领域中最大的原材料、设备等采购商,因为我在市场中有足够的购买力,所以同样的东西我的成本一定最低。同样,全球11%的项目在药明生物的平台上开发,累计上百个项目的研发经验,所以我们的研发成本、研发周期和效率都更有优势。”

而由其协助生产、中裕新药创制的艾滋病新药Trogarzo获得FDA批准上市,则给了药明生物新的底气。这一产品的顺利上市,标志着药明生物正式跻身全球前十家获FDA质量认证的生物药研发生产平台企业,同时也成为目前中国唯一通过FDA GMP认证的生物制药公司。在陈智胜看来,这意味着更多的客户将会选择相信药明生物,而这将是未来几年内药明生物产能需求急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提前布局。

2.研发在中国,生产在欧美

同其他行业普遍存在的“研发在欧美、生产在中国”不同的是,药明生物当下的布局策略完全相反:研发在中国,生产在欧美。

陈智胜解释,这跟欧美市场是药明生物的战略市场有着直接的关系。“欧洲人更喜欢和欧洲人做生意,所以我们需要将生产更靠近客户。”2017年药明生物年报显示,其2017年销售美国市场占比为55.63%、中国市场占比为34.1%,欧洲市场则为4%。但从收入增速来看,2017年度药明生物在美国保持在80%左右,而欧洲市场则达到了200%。

“欧洲是CDMO企业的大本营,在那里我们有30多个竞争对手,包括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Lonza,但我们仍然签了不少项目。”究其原因,陈智胜认为是药明生物特有的灵活性。“欧洲公司做事是欧洲公司的风格,研发生产流程相对固定;药明生物跟客户的互动会更灵活,不断优化研发生产方案。而灵活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他们没有那么多人来做这些事情。”

而之所以选择爱尔兰,一方面是因为爱尔兰是传统的医药强国。“尽管人口规模只有无锡的一半,但在爱尔兰百分之一的人都在做医药研发,中国六大银行都在那里有分布,一半的跨国公司在那边有投资建厂。”陈智胜表示。而另外一方面因素,则在于爱尔兰相对来说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资料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爱尔兰将企业所得税税率调至12.5%且保持至今,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企业。

除此之外,享受当地的人才优势则是一箭双雕之举。因为爱尔兰具备优质的教育教学体系,因此其拥有大量的年轻知识人才,而这种人才红利是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的。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国内市场已掌握主导节奏的情况下,药明生物显然已经将欧美市场当做了下一步开发的重点市场,而类似于Lonza这样的全球CDMO龙头企业也自然成为了其对标公司。但同其他行业所普遍采用的低价竞争的方式不同,药明生物并非如此。“欧洲80%的公司定价比我们低。大家一开始都认为中国企业就应该便宜,我们把观念改过来了。药明生物不是便宜,而是能给你价值。价格实际上都是在中上,欧洲如此,美国也是这样。”陈智胜表示。

3.300倍PE的风光与担忧

事实上,对于药明生物所处的CDMO行业来讲,所谓的护城河,无非是三方面:人才队伍、产品储备、生产能力。而在这三方面,药明生物都堪称完美。

生产能力已无需赘言,在产品储备方面,据药明生物年报显示,其拥有的多元化客户基础,包括全球性医药公司,如AZ、Genentech、强生等,也包括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和创业公司,截至2017年底,共有161个项目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陈智胜透露,处于IND后期的项目就有超过61个,其中包括4个预计每年可能贡献5亿至10亿美元的重磅品种,以及2个预计收入在2亿美元至5亿美元之间的品种,因此从后续的产品来说并不存在太大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药明生物在当前阶段迅速扩张产能的重要原因。

而在人才方面,近三千名员工队伍之中,海归人才就有260多位,并且已组建了一支由两千多位科学家组成的生物医药研发团队。药明生物还计划通过“精英计划”等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吸引500位海外青年才俊和资深海归科学家。此外在陈智胜看来,每年中国有数千名生物医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相对于国外来说这是极佳的人才资源。

但药明生物所面临的风险,反而可能会来自资本市场。

尽管在当下的资本市场,药明生物绝对是投资人火热追逐的一个标的。这一点从其快速的市值攀升就能看得出来。从上市之初的300亿港元左右到如今的千亿港元上下,药明生物也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也给了药明生物极强的融资能力,从而支持其在全球各地进行产能扩建。

但值得注意的是,药明生物2017年年报显示,该年度药明生物实现16.18亿元,净利润则为2.53亿元。这也意味着其市盈率已经超过了300倍。要知道,香港资本市场本质上讲仍然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市场。以几个最知名的港股医药企业作为对比,5月23日,药明生物PE为319.82,中国生物制药则为59.75,石药集团为52.50,绿叶制药为26.5,三生制药为45.56。

这种对比或许并不严谨,毕竟所属的细分行业不同,主营业务也完全不一样,但PE之间的悬殊多少已经能够说明问题。药明生物在资本市场的火热受捧当然与其各方面的优秀表现密不可分,但仅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过高的PE总是蕴藏着潜在的风险。而这一点或许是药明生物在冲刺全球竞争市场中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