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发布
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获悉,《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发布,到2020年,本市将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医改目标划分为两阶段
“十三五”医改实施方案,会给市民带来更多“大礼包”。
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各项新要求,“十三五”期间的医改方案将坚持四方面原则——强公益、重健康,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基层,补短板,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和资源“双下沉”;强联动、调结构,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强管理、重激励,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十三五”期间的医改主要目标划分为两个阶段。
目前,第一阶段已经搭建较为系统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政策框架,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按病种分组付费的病组数将达到300组以上;除中药饮片外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到30%左右。
未来3年为第二阶段,将继续深化改革,并以年度医改重点工作安排细化改革任务,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体系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万名居民拥有3名以上全科医生,按病种分组付费方式将覆盖全部病种,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2.4周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保持在20%左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住院付费将设“打包付费”
记者在“十三五”医改实施方案中看到,住院治疗将设立“打包付费”。只要确诊病人患的是这类病,将根据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最终都只按一组病例的支付标准也就是“打包付费”结算。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为了避免按项目付费结算的弊端而进行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本市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从单一的按项目付费逐步形成了目前以总额控制为主,单病种付费、定额付费、按病种分组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并存的复合式付费制度。从2010年底在6家定点机构试行108组按病种分组付费制度之后,有18.1万个病例证明了良好的收效。因此,本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将按病种分组付费的方式覆盖到全部病组。
相关负责人解释,“打包付费”相当于有了最高限额,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励医院降低成本,避免重复开药、多开药、重复检查,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达到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
那么,医院是否会因为收入少了而不尽心治疗呢?相关负责人回答,相对于其他付费方式而言,“按病种分组付费”更加注重安全、质量和效果,且按照临床路径,更能规范临床行为、杜绝过度服务。
分级诊疗建成“金字塔”
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加快建立“金字塔”形的分级诊疗体系,在城六区构建“大型三级医院—区域医院(区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网络,在其他区建立“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体系。
同时,本市将开展专科医联体建设,构建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妇科、骨科、内分泌科、眼科、儿科等专科医联体。
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将根据参保人员就医流向,适时调整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医保总额控制指标。研究制定鼓励医保患者选择紧密型医联体作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
下一步,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软硬件都将越来越好。“十三五”医改实施方案显示,将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结合服务人口数量和服务半径,完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另外,本市将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在保障大医院对疑难复杂疾病、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基础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
而在区级中医类医院将成为区中医医疗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市、区、社区三级“治未病”体系。本市还将加强康复护理体系建设,推动部分一、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到2020年,实现每千常住人口拥有0.5张康复护理床位。
全科医生将普及
未来,本市将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这或许将使得更多人习惯通过基层全科医生或者家庭医生来问诊和保健。
本市将建立完善由全科医生直接转诊至专科医生的转诊渠道,对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后确需转到大医院就诊的患者,大医院优先接诊;同时将逐步提高二、三级医院预约挂号比例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挂号比例,专家号优先提供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病人实名制预约;另外,本市在陆续推进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为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提供长处方服务。
区级中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也将纳入首诊范围。而在全市范围内,将以中医全科医师为核心的全科医师服务团队比例不低于25%。
在家庭医生签约方面,本市会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以及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等作为基本签约服务包的内容,同时可根据居民的个性化需求补充相关签约服务。同时,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和慢性疾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群,逐步扩大到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