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医药代表何以沦为人人喊打的药贩子

2014-04-21 15:27:41 来源:中国医药报

□ 夏金彪

“贿赂门”给跨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带来的震荡仍在继续。据媒体报道,近日,多名葛兰素史克的医药代表在中国公司总部进行抗议,反对葛兰素史克在“贿赂门”事件之后,以“合规审查”的名义,辞退医药代表、克扣奖金。这使得以往处于“灰色地带”的医药代表再次进入公众的视线。目前,葛兰素史克在华雇佣了逾3000名医药代表,计划对其中近1000名予以辞退。

葛兰素史克此举是为了“清理门户”,消除1年前“贿赂门”的不良影响。去年7月,中国经济犯罪侦查部门指控,葛兰素史克通过700余家旅行社向中国官员、医生行贿高达30亿元。当时,葛兰素史克的中国副总裁等4人被逮捕。随后,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予以公开道歉,并承诺对所有医药代表启动合规审查。

变了味的医药代表

提起医药代表,一个打通医院各个环节、贿赂医生、开单提成的药品推销员形象便跃入人们的脑海中。近年来接连爆出的多起药企贿赂案都牵涉到医药代表。正是医药代表把药企和医院、医生联系起来,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和利益接近医院和医生,鼓励医生多开药,从而增加药品销售份额。目前,医药代表已经被看作是推高药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被认为是医疗行业不合法利益输送中的不光彩角色,许多医院已经开始对医药代表“亮起红灯”,禁止他们进入医院。

其实,医药代表在欧美国家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由于临床医生往往对新药了解有限,需要医药代表给予指导。例如,在全球第一大医药市场的美国,目前临床医生的新药知识仍有73%来源于医药代表的讲解。医药代表要对药品使用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把医生用药的临床状况,如药物的不良反应信息和治疗范围的变化等,反映给药企,然后组织一些学术研讨会,让医药专家对药品进行鉴定,并提出改良建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90%以上是通过医药代表收集来的。

我国的医药代表作为职业是改革开放后才引进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外资药企进入,医药代表也应运而生。外资药企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设置、招聘、培训医药代表并开展工作。最初的医药代表来源于医科院校的毕业生,或者从临床医生和药剂师直接转行,他们受过医药专业的训练,由于医药知识更新很快,他们需要向临床医生介绍最新的医药成果,弥补临床医生知识的不足。

但随后,中国的医药代表却变了味。由于药品市场竞争激烈,一种药品有几十甚至几百家药企生产销售,并且绝大多数是仿制药,医药代表没有传播新药知识的任务,在销售压力下,沦为了药贩子。此外,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医药合谋,形成利益共同体,“回扣”成为医药代表最有效的销售方式。相比较而言,外资药企向医生行贿,还披着“学术营销”的外衣;而很多本土药企采取的却是赤裸裸的现金交易。医药代表已经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境地。

据媒体报道,目前葛兰素史克正在对医药代表进行合规调查,一旦发现相关员工违反了公司的政策规定,公司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警告甚至解职处分,并有可能不发放奖金。由此,也引发葛兰素史克医药代表的抗议,认为公司此举是把医药代表当成“替罪羊”。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